每項工作都有其自身的危害,其中大部分是由于人類如何與我們的工作環境互動。檢驗醫學也不例外。然而,許多員工并未將潛在的危險和傷害與其工作站的布局和配置聯系起來。人為因素領域,通常稱為人體工程學,是一種多學科方法,用于了解人類與周圍環境的物理交互方式。該領域的研究致力于改進系統如何更有效地、因此更安全地與人類集成。
微生物學中使用的工具和程序試圖讓研究人員進入無窮小的世界。在為微生物學實驗室工作設計設備時,平衡舒適度和對精確度的需求是主要挑戰。在進行需要生物安全柜的活動時,例如涉及生物危害的移液和顯微鏡檢查,人體工程學風險更加復雜。
生物安全柜 (BSC) 的使用也存在內在風險。累積起來,伴隨這些工作的常見風險包括:
不良的工作姿勢——頭長時間向前彎曲,手臂抬起和/或伸展,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
上肢疾病風險 – 重復動作、尷尬的手腕/手臂姿勢、有力的動作(包括捏握)。
環境——空間限制、光照溫度、振動等。
負載 – 使用尖銳、熱、冷或有毒/危險的物體。
其他因素——可能使工作更加繁重的人員防護設備。
疲勞 - 上面列出的多種風險因素的累積。
在生物安全柜中工作會使工人面臨重復性勞損或 RSI 的高風險。實驗室獲得的 RSI 通常包括:
肌腱炎和腱鞘炎
肩袖肌腱炎
胸廓出口綜合征 (TOS)
腕管綜合癥 (CTS)
手腕神經節囊腫
背部受傷
生物安全柜的設計、測試和列名應符合經批準的性能標準,這些設計和性能標準確保 BSC 為處理生物危害物提供基本的安全環境,前提是機柜運行正常。BSC 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和用戶舒適度(功能)決定了操作員的工作方式,從而直接影響他們的生產力和安全性?!霸O計適合用戶的任務、設備和工作站可以減少人為錯誤、事故和健康不良。不遵守人體工程學原理可能會對個人和整個組織造成嚴重后果。有效利用人體工程學將使工作更安全、更健康、更高效”(HSE)。
設計和性能標準沒有建立對人為因素和用戶舒適度規范的要求。在競爭的推動下,制造商在工程產品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通過提高舒適度來提高安全性。這些設計特征必須由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安全官員進行評估。對于這些用戶來說,全面評估產品的所有安全性、人體工程學和舒適性特征至關重要,因為每個制造商在處理 BSC 設計和人體工程學工程方面存在巨大差異。